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中国地产总裁》
 

醉人的巴黎

文/曹春尧
 
除了东区很远的地方有一些高层和西南面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外,整个巴黎几乎没有高一点的建筑物。按照实际收入和房价计算,巴黎房价比上海便宜。但同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其人均收入和房价都有上升的空间。
 
初到巴黎,感觉很新奇,时尚、浪漫、格调……几乎渗透在巴黎的每一个角落。
登上大概十层楼高的凯旋门,放眼望去,居然可以一览无余:除了东区很远的地方有一些高层和西南面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外,整个巴黎几乎没有高一点的建筑物,全部是不超过六层的普通房屋,类似上海外滩建筑的扩大版和原产母版,佐证了巴黎市政府对老建筑的保护,原汁原味,为四方游客带来身临其境般的历史文化感受。
巴黎的建筑多是方形或者长方形四五层结构,大大的落地窗、铁艺栏杆、精雕的门雕窗饰……古典的外观让人赏心悦目,但实际使用的舒适度也有欠缺。除非整栋建筑是一户人家,多住户合住的建筑空间必然被分割,有一个狭长的内部走廊相连。这样的结构就不会像板式结构的房屋那样做到户户南北通透,自然采光和通风。
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老建筑也做了一些改建,装了电梯,拉了电话,但整体而言还和我们的居住有不少差距。譬如电梯,老建筑里的电梯多半很小,一般就只能载重两个人,如果提两个行李,就觉得很挤,而且这些电梯和上海六七十年代的政府大楼里的电梯质量有得一拼,不时的声响,不时的停顿,让你能惊出一身冷汗。
在巴黎街头漫步,不经意看见一个很长的伸缩臂在一栋楼前展开,开始以为是消防车,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搬场公司的工具车,正通过伸缩臂将家具搬到三四楼:大块头的家具很难通过老房子狭小的内部走廊些,不高的楼层也让伸缩臂有了用武之地。
大概因为老房子被多住户分割,单户建筑面积很难准确计算的原因,巴黎购房多半按照实际居住面积计价。市中心的成交房屋面积一般都不大,居住面积大多在30-80平方米左右,和过去上海买卖的里弄房很类似。
闲步巴黎大街小巷,有时候会觉得脚硌得疼,原来有不少路段铺的是20-30公分见方的板石路。这些小方块的板石路在所有地方都是一样的规格和色调,古朴、自然、大方,和这里的老建筑很搭配。而且板石路施工后道路整修如初,看不出一丁点的施工痕迹,和上海随处可见东一块西一块的补丁路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统一规格的石材采购方便,价格也更低廉,相比上海马路的人行道上,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地砖,经济水平差人一大截的中国人多花了钱还没法国人做得有品位,实在令人汗颜。
因为老房子多,道路又狭窄,巴黎的停车位就比较紧张。在老建筑里接网络容易,但造地下车库就勉为其难。所以过了游览区,在社区的小马路上可以发现停了很多车。欧洲的油价贵,所以这里的车大多半是8、9千欧元一辆的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就像西装革履的巴黎人挤在昏暗的地铁里一样,人高马大的欧洲人挤在迷你型的小车里在巴黎城内“突突”地前进超乎想象。
法国的居民区也没有太多的现代建筑,更少有类似中国大地上动辄30-100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即便是旅游胜地的度假别墅,也很少有成区规划的,多半是零星散户。乍一看,还以为是乡村农舍,不过绿化密度显然高于中国的别墅社区。
巴黎市区人口220万,大巴黎范围1200万,市区人口数量和密度远低于上海,所以没有必要造很多高成本的高楼大厦。此外,和柏林等很多受战争深度蹂躏的城市和地区不同,没有成为交战区使得历史沉淀的很多优秀建筑在巴黎都得以幸存。由于没有土地方面的压力,为满足居住需求,在保护老建筑基础上对现有建筑的改建也是巴黎建筑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反观上海,近百年的弱国穷民,倍受蹂躏,使得市区建筑大多半是棚户简屋,90年代开始的大范围的拆建改造无可厚非,高密度的人口压力又使得高楼大厦成为唯一的选项,致使上海的建筑传统难得一见,但在现代建筑的居住舒适性上略胜一筹。
2012年的今天,上海内环线房屋均价大约在每平方米3.5万元人民币,巴黎均价约为每平米7000欧元,但法国房屋的销售面积是按居住面积计算的,折算下来大约每平方米8~9万元人民币。上海的中等收入人群月工资约为6000元人民币,巴黎中等收入人群月工资约为3000欧元,扣除税收,大约2000欧元,合计约1.8万元人民币,如果这样计算房价收入比,还是巴黎房价便宜。
2012年年初,美国房地产网路调查公司发布其统计的世界10大高房价城市排名资料,法国巴黎以每平方英尺1126.20美元的房价名列世界第六,上海尽管疯涨了十年但还是没有入选。报告称,巴黎城内已找不到质量合格、价格在每平方米5000欧元以下的房产。豪华区里的高档楼,很容易就攀升至10000欧元/平米以上。由此看来,同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其人均收入和房价都有上升的空间。
如果说建筑是城市的肌肉的话,交通就是城市的血脉了。巴黎的地铁始建于1900年,和其建筑一样,也闪烁着历史的荣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如今的巴黎地铁有三种类型,十多条线路。有人把巴黎地铁比作满汉全席,虽然四通八达,但比较复杂。其实,这个不是太大问题,只要有了地图,记得站名,就很容易辨认。出入地铁游巴黎,毋庸置疑是最经济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但巴黎的地铁空间几乎没有什么内饰,低矮、昏暗,而且比较狭小,人群匆匆而过有点像是逃难,更让外籍游客不方便的是,巴黎的地铁几乎没有任何工作人员,所有的行为都是自助的。同时,巴黎的地铁车厢着实老旧,有的地铁车厢还要乘客自己拉门关门。地铁内的商业气氛也不如上海、香港,甚至是北京的地铁,零散的几个灯箱无精打采地映衬着黑暗的隧洞,让人不得不匆匆而过。几个主要的地铁口也很少和大型商业互通互联。不过地铁里的巴黎人穿正装的多,一个个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很绅士,很淑女。反观上海,大街上、地铁里穿正装的不到两成,旅游鞋、牛仔裤、臃肿的休闲装遍地都是,虽然城市公共设施的硬件不输法国,但衬上瘦小的东方人的体型,视觉上就会很差。
有人为巴黎地铁辩护,说一百多年的历史,陈旧点也是应该的。问题是巴黎居住的房屋为什么少则每隔八九年装修一次,多则四五年翻新一下,而地铁就任由它老旧下去而不维护呢?公共设施的投入不足,或者是监管不力应该是巴黎地铁老态龙钟的原因所在。民选政治使得大家更关注眼前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更关注个人税费福利待遇而忽略公共利益,这或许就是欧元危机的原因之一吧。
巴黎街头有很多露天酒吧,点上一杯葡萄酒,静坐在那里发呆,熙熙攘攘的人群接踵而过,我沉醉其间:巴黎,我梦中的情人,是我靠你太近?还是你一直在延续过去?
来源:《中国地产总裁》杂志      时间:2012/4/27 9: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