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地产新闻
 

房地产业内人士曝“地王”普遍偷改规划


  一则项目规划调整的公示,引爆了岁末年初新一轮关于地王、高房价的议论。在众多的项目中,方兴地产旗下的广渠路15号项目因兼具“央企”、“2009年北京第一块地王”等诸多概念更是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是否已经出让的土地就不能再修改规划呢?在本报记者近日的走访中,部分专家学者和开发商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改规是有现实意义的,有利于尊重土地价值和城市整体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主任叶剑平表示,“但改规必须具备合理性和合法性,过程也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

  其实,打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网站,上面罗列的房地产项目规划修改比比皆是,而最被公众质疑的修改项目容积率的案例也为数不少。

  更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2007年前后全国出让的高价地都可能存在悄悄更改规划的情况。“地方政府不希望看到退地,提高容积率就成为双方惟一的解套方法。”高策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李国平说。

  饱受外界质疑的广渠路15号地,方兴地产并没有更改容积率等硬性指标,只是提高了建筑的高度,使其有可能成为广渠路周边的新地标,进而提升整个周边地区的区域价值。

  虽然没有某些城市的统计数据,而且某些城市也没有公开数据显示经正常途径更改规划的项目有多少,但据北京大学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沈体雁的调查,广州市变更城市规划的比例差不多是50%。

  造成诸多土地规划调整的原因,只是房地产商为了一己之私、追求高利润的结果吗?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每年有大量地块入市交易,而规划部门往往受到人力、精力等因素的约束,难以在供地之初便对规划做到尽善尽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地块在开发商竞拍后,其外部条件很可能已经与规划部门设计规划时有所变化,有时甚至差别很大。

  “多数开发商在拿地后,首先会严格遵照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方案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但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开发商如果发现还有更好的方案,也可能会产生调整规划的要求。”有学者表示。

  对于开发商申请调整规划的行为,有学者表示,不应因企业逐利性的存在而轻易否认开发商对于开发地块相应的责任感。“一个房地产项目通常都会要长久地矗立在城市中,这对开发商自身的品牌价值及信誉度同样非常重要,所以大多数开发商在对地块进行规划设计的初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寻求产品利润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好的项目立在城市中,对开发这个项目的地产商来说就是最好最长久的广告。”

  由于开发商在拿地前一般都会对地块做细致的研究,他们往往是对该地块最了解的人。“开发商的工作会对一个地块乃至地块所在区域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其作用和与此有关的申请不容忽视,应由规划部门认真组织审核相关申请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有学者表示。

  万年基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黄玺庆告诉记者,开发商如果要在开发过程中修改规划,按规定先要向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还需要对利益相关方进行公示一个月,必须要公示没有异议后,才能通过合法途径变更规划。

  “若符合公众利益,修改规划的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适当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对企业和社会都是多了一种选择的空间,机械地强调不能修改规划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叶剑平认为。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时间:2010/1/19 9: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