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地产新闻
 

房地产行业莫急着赶“低碳”场子


  在哥本哈根低碳风的劲吹下,低碳建筑大有星火燎原之势:房地产企业纷纷树起了低碳大旗,低碳城规划不断面世,低碳建筑评选煞有介事……但透过热闹的表象,我们看出了非理性因素。我国低碳建筑尚在起步阶段,相关标准尚未制定,为追赶潮流而冒进或盲从可能适得其反。我们不妨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

  1月16日,中国房地产2010北京峰会开幕。来自政府部门、房地产界、研究机构的领导、企业家、专家探讨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低碳发展之路。自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举行以来,低碳成为备受关注的名词,我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低碳风。然而,低碳建筑是什么?低碳建筑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低碳建筑规划如何制定?有专家认为,各方对低碳建筑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低碳建筑的相关标准也尚未制定,房地产企业必须沉下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脚踏实地走低碳发展之路。

  概念未明标准未定我国低碳建筑处于起步阶段

  “老实讲,我不太愿意参加这种研讨会,因为目前大家对低碳都说不清楚。虽然说法很多,但绝大多数人对低碳的理解存在误区。”1月16日,在中国房地产2010北京峰会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所长、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坦诚地说。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副主任开彦表示,低碳概念现在并不明确。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即尽量以高价把房子卖出去。

  荷兰林德森板业控股(中国)有限公司CEO(首席执行官)林德森在会上表示,低碳观念刚刚传入中国,中国的低碳建筑建造技术可能在很多年以后才会成熟。

  “中国的低碳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没有统一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也没有清晰的低碳建筑发展规划。”徐伟透露。最近,徐伟参加了3次国家发改委举行的主题为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会议。徐伟认为,目前应尽快确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探索低碳建筑的建造方法。据了解,部分欧美国家已经探索出多种低碳建筑的建造方法。目前我国尚未确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建造方法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社会各界须共同努力,早日绘定中国低碳建筑发展蓝图。

  徐伟还指出,事实上,世界各国对低碳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比如,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就遭到了美国代表的反对。

  “我国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与欧美地区国家不一样。我国的建材生产、房屋建造、运营使用等环节与其他国家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徐伟强调。

  记者了解到,国内研究机构对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曾开展过低碳建筑和低碳社区的研究工作,并在《中国绿色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低碳生态社评估标准(讨论稿)》(简称《评估标准》)。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曾表示,《评估标准》提出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有问题。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评估标准》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追赶潮流市场躁动房地产行业有冒进倾向

  2009年11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首个低碳发展联盟成立,苏州工业园区首个低碳示范产业园开工,厦门低碳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会开始筹备。

  2009年12月,位于成都的双流奥运村、泰达上青城、阳光地中海等地产项目树起了低碳大旗,中国楼市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低碳热潮。

  日前,几篇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关注:上海出现首个低碳办公示范区--名为“印象枫谷”的占地600亩的别墅式办公园区,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宣布将建设占地7500亩的低碳生态城,北京市门头沟区宣布将建设中国首个低碳生活城。

  “最近几个月,房地产行业的论坛、研讨会等活动非常多,所有会议都与低碳挂钩。虽然大家都在探讨低碳建筑,但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位专家说。

  “目前,低碳已经成为市场潮流。如果跟不上发展潮流,公司开发的住宅产品将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内就会被市场淘汰。我们要积极筹划,尽快开发低碳项目。”一位开发商这样表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家居、低碳装修、低碳城市、负碳城等新名词应运而生。在大家还没弄清楚低碳建筑是什么时,低碳建筑评选活动已经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

  不盲从不空谈脚踏实地走低碳发展之路

  “与低碳建筑概念相关的研讨还应继续下去。”中国之家低碳发展联盟负责人建议,在低碳建筑概念、低碳建筑设计方法尚未明确前,研讨还是有意义的。但不应盲从,或仅仅热炒概念,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目前对低碳建筑比较常见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等环节)整个生命周期内,尽量减少能源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如何走好低碳建筑发展之路,目前尚无答案。那么,我们到底缺什么?是政策、技术,还是规划?

  “我们不要把低碳建筑抽象化。当前的核心工作是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出发,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徐伟认为。

  北京绿色建筑促进会会长孙四海指出,无论是绿色建筑,还是低碳建筑,都是比较宏观的概念。低碳应该是一项具体指标,或是一把可以测量的尺子。日前,中央明确,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并将之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项指标将分解到各个行业,分解到建筑业的减排指标应该尽快细化落实。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建造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过程,它涉及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等诸多环节,不可能速成。发展低碳地产目前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明确低碳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和建造方法;二是增强建筑师、房地产开发商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三是政府制定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并出台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

  记者获悉,科技部近日正在研究部署低碳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工作,具体内容是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推广发展潜力大、应用面广的低碳技术,开展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和试点工作。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10/1/28 10: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