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了《201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上半年销售排行榜》。数据显示,上半年有11家地产企业跻身销售金额百亿元俱乐部。其中恒大和万科延续此前竞争态势,分占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的半程冠军。宏观调控对领先企业业绩产生了影响,但总体看大型地产公司保持了平稳发展。
20强增长稳定
《201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上半年销售排行榜》显示,多数规模较大的地产企业上半年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销售金额排行显示,共有11家企业的销售金额超过100亿元。其中万科、恒大、保利、绿地、绿城销售金额超过200亿元,排在前五位。万科以355亿元的销售金额,成为唯一一名300亿军团成员。恒大、保利、绿地、绿城则形成了200亿梯队。
研究机构认为,尽管2010年4月以来房地产市场面临空前严厉的调控政策,地产整体形势变化巨大,但前20强企业业绩仍有明显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整体来看,与2009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地产企业销售情况有所下降,但相比2009年上半年,大部分进榜企业仍然实现了30%左右的增长,个别企业如恒大、碧桂园、绿地等业绩几乎翻番。
恒大万科保持龙头之争
值得注意的是,排行榜显示,恒大、万科分别保持了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的头把交易,继续延续今年以来的龙头之争态势。统计数据显示,万科上半年销售金额为355亿元,恒大地产集团为211亿元。万科是唯一一家超过300亿元地产企业。
但从销售面积看,恒大地产上半年销售面积为332万平米,万科为294万平米,恒大是上半年唯一一家销售面积300万平米企业,恒大保持了销售面积的优势。
研究机构认为,恒大地产和万科的赶超之争呈现胶着状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开始,恒大就在销售面积上超越万科、万科则保持销售金额的头把交易。总体来看,在多次排名中,销售面积、金额的前两把交椅已是恒大、万科之争。
研究机构认为,恒大继今年一季度后再次称雄面积榜单,并且是所有上榜企业中唯一一家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在今年上半年的楼市调整中仍保持每月环比增长,月月创业绩新高的企业(2月春节期间除外)。恒大单盘销售面积普遍较高,销售额相比2009年上半年增长近一倍,显示了逆势一枝独秀的态势。充足的土地储备、低成本和强大执行力将成为恒大进一步突破的动力,企业开工量有望超出市场预期,支撑2010年全年销售业绩继续增长。
决胜二三线城市
研究机构预测,地产调控背景下,地产企业将决胜于二三线城市。据分析,地产市场从今年4月份开始出现拐点。在空前严厉的地产新政出台后,一线城市成交量受到很大影响。最明显的时点上,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成交量甚至萎缩了70-80%,但前期价格上涨较为平缓的二三线城市成交则相对稳定。
受此影响,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业绩将成为地产企业的决定性要素。实际上,上半年统计数据已经显示出,二三线城市销售业绩贡献比明显提升。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市场变化直接成就了以为恒大为代表的以二三线城市为主要布局的企业在销售业绩上的突出表现,体现了企业率先布局高增长二三线城市的战略的成功运用。据分析,下半年企业只有均衡安排城市布局、合理控制供应节奏、有效制定应对策略,一方面有望提升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为下一步的发力打好基础。
恒大力求弯道超车
作为上半年榜单中的一大亮点,恒大、碧桂园、绿地等以二三线城市为主要布局的企业在销售业绩上表现突出。尤其是恒大地产,以“地产麦当劳”模式在全国推广。
业内专家认为,恒大地产志在借助目前市场情况弯道超车。据分析,恒大地产已经实行至少三招应对超车。一是4月以来,频出重拳的地产新政给国内楼市蒙上了一层阴影。受此影响,多数房企步入疲软期,在销售上迟迟难有突破。而恒大地产则在5月初率先随行就市,以85折让利策略在全国项目推广,并在5、6月份持续成为环比上升的大型房企。
另一方面是恒大得益于其超前战略布局。据恒大地产人士介绍,早在恒大全国拓展之际,即有针对性地选择二三线城市尤其是该城市的高增值区域进行布局。目前恒大地产已经在全国二三线核心城市有几十个项目布局。
与此同时,恒大在标准化运营上日渐得心应手、在成本控制和战略联盟打造上的努力都使其得以在性价比提升上游刃有余。据了解,今年恒大地产和众多供应商签订了战略联盟,确保了以最低价格获得高质量的供货以及物流。
研究机构分析,恒大实施精品战略,在内部推行集团化紧密型管理体系,严控产品质量;对外大规模整合各类优势资源,从规划设计、主体施工到材料设备都与国内外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联盟。由于恒大全国项目建设的规模优势,确保了投标的龙头企业能以最合理的价格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了恒大集中招投标的规模效益。
通过这一标准化运作,恒大地产确保了高性价比的精品战略。据研究专家分析,标准化运营能力和高性价比产品对恒大领先都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