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地产新闻
 

国家计划明年建1000万套保障房




  2011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或将高达1000万套,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4%。而计划新增的420万套住房中,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知,住建部日前正在向各地发出《关于报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份通知明确提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是1000万套,并要求各地方政府调整之前上报的“2009-2012年三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和地方“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12月10日为最后上报的截止日期。

  如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为1000万套,则意味着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达到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20%。

  公共租赁房提速

  “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陕西省某地级市住建局负责人向记者证实,该局日前接到了由陕西省住建厅转发的上述通知。

  由于是调整上报,加这个1000万套的任务是全国性的,地方上大部分是按照原来申报规模,直接上调50%来制定的计划。按照工作安排,各省随后会调整各市建设规划,以寻求建设任务平衡。

  据了解,上述《通知》下发后,各省调整后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计划表,将同时抄送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同时,任务将分解到各省,然后分解到市县。

  在住建部的《通知》中,新增的建设任务应以公共租赁房为主。根据2008年发布的“131号文”,到2011年底基本完成747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008-2010年已经基本完成这一任务。2011年新增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当中,重点将偏重于公共租赁房这一项目。

  依据住建部公布数据,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将达到580万套,预计投资超过8000亿元。如果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000万套,较之2010年建设规模又增加了420万套,新增投资超过6000亿元。以此计算,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或将达到1.4万亿元。

  实际上,2010年1-10月份,房地产投资增幅仍旧高达36%。但是这一增长主要是受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规模迅速增加的影响,加之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增加。而2011年预计10-20%的投资增幅情况下,2011年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不到5万亿元的规模。

  据悉,从2008年“131号文”发出以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就以每年倍增的速度扩大。2008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仅有100多万套,2009年达到330万套,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达到580万套。

  “实际开工建设的数量可能还要多。”据接近住建部的人士透露,根据住建部掌握资料,2010年10月底,全国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应开工项目开工率已经达到90%,预计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将超过600万套。

  与此同时,各省也还在纷纷宣布上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上海市宣布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比例占房地产开发的60%;北京市宣布2010年公租房建设和筹集规模为130万平方米,2011年还将此数据提高4倍。

  相比发达城市,中西部城市也不甘示弱。西安市宣布未来3年将建设373万平方米公租房,而2010年的建设规模仅为30万平方米。重庆宣布未来3年,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200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甘肃省日前也宣布,将商品房开发中配建不低于5%的公共租赁房。

  资金配套政策优惠

  对于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缺口问题。住建部相关专家表示,中央将会给予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很多配套政策优惠,这种配套政策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据记者了解,2011年将出台更多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政策,例如保障房投资信托基金等。而2010年,为了确保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融资途径,国务院在清理整顿地方融资平台中,也对涉及保障性住房的融资平台进行了特别处理。

  日前,财政部等部委发出了通知,将中央财政补贴、土地出让纯收益和公积金增值收益部分所产生的资金进行统筹使用,允许地方政府建设公共租赁房也可以使用此笔资金。

  专家表示,这一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激励比较大。目前,大部分东部沿海城市依靠地方财政投入和土地出让纯收益部分就可以完成当地廉租房建设任务。多余的资金部分如果允许建设公共租赁房,这些城市会很有动力去进行新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建设。

  例如,2010年以来,中央已经陆续出台了公积金建设保障房试点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政策等数条利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甚至在国务院发出“19号文”以后,也将地方政府用于保障房建设的地方融资平台特别照顾,不将其列入清理整顿范围之内。

  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会迎来更多政策“礼包”。例如,保障房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批准、政策性银行贷款、土地优先供应等。另外,养老基金和保险资金可能也将逐渐获得进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格。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10/12/2 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