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07年9月11日博文《下半年需求锐减 北京楼市拐点或将提前到来》中,笔者就指出,中国楼市的拐点将会从二手房开始。
供不应求一直是支撑业内某些专家看好楼市的最重要依据,也成为开发商坚持高房价的根本原因。分析楼市房价的走向,自然离不开分析供求关系。正如笔者在《供不应求是房地产天大谎言》中分析:如果从静态的数据来看,楼市确实是需求旺盛的。然而,需要明白的是,现在房地产市场无非以下四种需求,第一个是投机和投资需求,以预期未来房价上涨收益而决定买房。第二个是升级需求,因为经济条件变化,而产生对更大面积、更好位置和条件住宅的需求。第三是恐慌性购买需求,像一些年轻人,刚毕业无论如何是买不起房的,但是由于更害怕以后买不到房了,双方的父母都凑钱来帮他们买房。第四个才是因为结婚、购买第一套住宅等的正常买房。这四种需求里,只有最后一种需求是刚性的,其他都是弹性的,可能短期急剧增长,也可能短期急剧萎缩,都是基于对房价上涨预期才购房。
——经历过04年和07年两次的价格调整,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城市房价已接近真实的市场价值,而核心城市,则大部分区域都在需求惯性的作用下超出了实际价值。
事实上,过快的房价上涨是对未来市场潜力的预支和透支。目前房价已经远远超过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支撑市场需求的主要是恐慌性购买和投资投机性购买需求,我认为,对于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一定比例的投资会促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一旦投资的比例过高,将导致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会严重扭曲真实的供求关系;由于投资和投机的资金具有非常大的弹性,就是说在价格上涨空间较大的时候,资金大规模进入市场,在价格下跌的时候大规模撤离,而房地产行业的流通周期非常漫长(从拿地到交房到交易至少数年时间),所以这种短期逐利的资金很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刺激市场的繁荣,但在较长周期内给一个市场将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严重扭曲市场真实供求关系的投机资金必须要挤出市场,否则从长远看将象过度服用兴奋剂一样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正因如此,在国家相继出台保障基本居住需求、抑制投资需求的土地供应及金融政策之后,全国房地产出现明显降温。
而降温最重要的,除了因为第二套房贷政策直接打击了投资、投机及升级这几类占据市场最大比重的需求之外,另外一个根本原因是改变了市场对房价走势的预期,由于预期从房价上涨变成房价下跌,上文分析的四种需求中三种都在短期蒸发,中国房地产一下子从供不应求变成供大于求(笔者指的是目前楼市而非长期走势),由此拉开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行业最大规模的洗牌。深圳、广州、福州等多个南方城市房地产市场一夜之间需求蒸发三分之二,楼市冬天提前到来。
在首付及利率提高、二手房抵押贷款停止、物业持有成本大规模提高可能性无限增加、房价预期下跌的背景下,投资者的恐慌已经导致二手房出现抛售,而二手房贷款难度的加大则使二手房需求降低,两面夹击,二手房价格必将出现回落,进而影响到一手市场。
由此,在房价调整中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二手中介公司。在深圳中天置业老板携款潜逃引发中介信任危机之后,北京最大的中介中大恒基关闭50个门店,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中介倒闭潮流,号称全国规模最大的中介广州创辉的破产倒闭,吹响了二手中介全面溃逃的集结号。二手房市场率先进入寒冬戳穿了“楼市拐点并未出现”的谎言。
12月26号,因资金紧张,作为中国第一批来自温州的炒房者陈先生(笔者好友),以14800元/平方米的低价抛售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域大望路SOHO现代城的一套住宅,而周边一手房项目价格已达25000元/平方米。验证了笔者“房价雪崩将从二手房开始”的预测。
笔者认为,由二手市场带来的恐慌,将使得一手市场投资者不得不慎重考虑投资风险,一旦二手交易受到打击,在中国大部分中心城市房价租售比已经远超1:200的国际警戒线情况下,除少数项目外,中国楼市大部分商品房已不再具备投资价值,一直鼓吹的房地产投资神话将被戳破,投资者撤离楼市,自用者无力购房,货币紧缩进一步限制需求,楼市拐点加速到来。
后记:笔者判断,国家将进一步出台强硬政策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并加大保障自住需求住房供应,清查开发企业屯房屯地行为迫使市场加大供应,中国房地产正转向短期供大于求;在对美国贸易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回收过剩流动性引发的货币紧缩政策成为未来至少三年的国策,针对房地产的银根紧缩不会在短期改变;此外,市场对房价下跌的预期至少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笔者建议被套牢的投资客,应当当机立断,以合适价格出手投资房源;急于买房的消费者,08年可以优先考虑投资客抛售的二手房;而一手开发企业,一定要意识到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条件已经彻底改变,继续以06/07年房地产形势最好时的利润预期来作为开发决策前提,势必将遭受沉重打击,建议降低利润预期,以真实合理的价格回馈市场,而沿海集团开发的美利山项目(项目原名沿海赛洛城,精装价格18000元/平方米),以毛坯13000元/平方米价格入市(降幅达3000元),在北京市场一片喊冷声中热销市场的案例,也足以证明:当前中国的楼市,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需求减少,而在于房价水份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