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香港房价指数创新高 或引发港府“加辣”
| 与内地楼市持续低迷相比,香港楼市成功实现“V形”反转。继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香港6月楼价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后,反映二手楼价走势的中原地产领先指数也于本周成功突破去年3月的历史高位,双双刷新历史新高。
2010年,香港特区政府出台楼市微调措施,包括非香港居民在港置业要缴纳15%的买家印花税、增加额外的印花税率等,被称为“双辣招”。
8月8日上午,长江实业位于大埔的新盘岚山第一期加推48套单位,再度录得“日光”的战绩。据悉,这个主打户型为18平方米微型公寓的新盘,自7月份开售至今成功销售愈600套,成为本轮香港楼市“反转”的标杆楼盘之一。
自今年初出现一波降价探底后,香港楼市演绎了一场精彩的绝地反攻。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8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香港6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环比上升1.05%至249.8点,创有纪录以来新高。
同样突破历史高位的还有反映香港二手房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该指数自2013年3月见顶后震荡下跌,并在今年4月份下跌至117点的低位。自5月份起该指数直线上升,截至昨日(8月10日),中原城市领先指数收报于124点,较前一周上涨0.37%,成功突破2013年3月创下的123.66高位,创历史新高。
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表示,截至7月末,集团于今年售楼收入已超过200亿港元,远超去年全年不足50亿港元的销售额。去年下半年裁员压力巨大的地产中介业同样赚得盆满钵满,中原地产于日前宣布,6月香港佣金收入预计达3亿港元,创下过去16个月来新高。香港特区政府微调“双辣招”的作用,更多是有利于推动开发商更快推盘而增加楼市供应,如今楼市成交大幅回暖反映的是市场已经消化了“双辣招”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去两年被积压的需求迅速释放,并带动楼市突破前期高位。
然而,随着香港楼市再度陷入疯狂,香港特区政府会否收紧楼市,引发业界关注。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表示,香港楼价再创新高,标志着自2010年出台的“双辣招”政策被消化,香港特区政府有可能会因应社会的诉求而再度出台“新辣招”打压楼市。
对话——香港前财政司长: 钞票可能贬值,但房子应该是一个上行趋势
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22日在杭州谈到房价问题时表示,中国房地产未来一两年,还有价格下行的压力。
梁锦松谈到香港特区曾经历的一次泡沫破裂经历时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到来前,香港房价已经暴涨。但金融危机时,利率上台了百分之几十,房地产价格一下掉了,到2002、2003年时,房价已从最高峰下跌到55%。
而为应对当时形势,香港特区政府暂停卖地7年,让市场供求慢慢恢复。现在,香港的房价还是全国最贵,平均房价是平均工资的14倍。
内地楼市从今年初以来也经历了滑铁卢,杭州在开年时率先降价,部分板块跌价引起全国媒体关注甚至被称崩盘。香港应对泡沫的做法是否值得内地借鉴?
梁锦松说,房地产是非常地域性的,每一个地区政府都应该关注地区的供需是否平衡,在最少3-5年内周期内,有一个长远规划,保证供求不要太失衡。“政府最大的功能是调整供应,因为需求有时候是不能控制的。”
他还提到,作为政府应该关注最低阶层居住需求,如,新加坡80%的人都在住公共房屋。
离开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岗位后,梁锦松就职于香港南丰集团,而南丰旗下一大业务就是房地产。
谈到香港和内地房企问题时,他表示香港的房地产开发商一般负债都20%以下,南丰的发行公开债后负债也远远小于20%。但内地很多房地产商,负债都在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更高。
梁认为,房地产是风险很高的行业,以正常的理念,高风险行业公司的财务风险应该要很低才行,对内地房企高负债状态,金融界出身的他并不认同。
在他看来,中国的房价在未来一两年内,还有下行压力。而这也可能是低负债企业的最好机会,现在出手可能最好。“钞票可能贬值,但房子应该是一个上行趋势,中国房产的未来两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 | | 来源:中国地产总裁杂志 时间:2014/8/15 9:36:1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