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继瑞(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现如今,房地产企业融资所需要的不再是锦上添花的模式,而是中国经济发展所欠缺的要素———创新。房地产作为一项需要高资本的产业,应开辟其他融资渠道,改变心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据统计,近两个月以来,呼和浩特、济南、西安、杭州、宁波、合肥、厦门、太原等30余个城市先后取消或部分取消限购,目前“松限”城市已达八成。但无论地方政府如何大张旗鼓地进行限购松绑,银行依旧保持着审慎姿态,对此反应冷淡。
一般而言,房价越高意味着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的估值就越高,信贷资金就越安全。在这种意义上,房价就成为银行信贷是否安全以及基金、信托能否按期兑付的“保险杠”。房价下跌无疑增加房企的融资难度,尤其是中小型房企的融资压力更会大增。
一个成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来源应该是三足鼎立的,但中国目前主要以银行贷款作为地产融资主渠道,模式比较单一。据了解,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96537.7亿元。保守来看,间接来自银行贷款比例为50%-60%,来自债券市场或其他非银行贷款的比例很小。
这种结构的形成,既与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环境有关,也因为住宅开发的快速销售和滚动开发的机制,使得房地产企业不需要长期资金,短期银行贷款就可以解决它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在房价上涨的背景下,过去十几年,房地产贷款成为银行的优质贷款。银行本身有很强的积极性给开发企业发放贷款。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银行贷款对房地产企业实施的是名单式管理,中小房企在名单式管理这种金融框架下,很难取得银行贷款的支持,必须要考虑如何在银行贷款体系之外寻求生存发展的资金。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企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融资方式。
就企业融资的创新而言,一方面,需要健全房地产金融体系,拓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形成商业性和政策性等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房地产开发融资体系,并加强金融管理和监督,强化对开发商信贷融资的资质审核;另一方面,房
地产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前,应客观评价自身融资结构,合理预测资金需求和融资成本,除充分利用近年来兴起的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信托、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新兴融资方式外,还可以开发诸如保值回购、有息预付款、售后租回等创新的业务融资模式。
特别是对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由于存在规模小、市场竞争力薄弱的问题,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中小房企在国家一系列紧缩政策和市场分化环境下的融资劣势明显,所以与其一味单打独斗最终坐以待毙,
不如改变心态,调整思路,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大股权的合作力度来寻求发展,在保障性住房、养老产业等方面开拓增长路径。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产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中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在经济适应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以及宏观调控由“漫灌式”向“滴灌式”转变过程中,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找到发展拐点,在符合监管前提下寻求
和开发房企网络融资模式,也将是当前和未来开展融资创新、拓宽房企融资渠道的重要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