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特约记者 张冉
小事中往往存在大智慧。看似分蛋糕的小小一件事,却能体现公正在社会中的重要。在经济领域,对国企如此,对于民营房企更是如此。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买了一个大蛋糕,该由谁分?两人争吵不休,他们找来同村的智者,智者想了想,给他们一个非常出乎意料的答案:让一个人分,另一个人先挑,这样,公平得到保证,于是两个人高高兴兴回去分蛋糕。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只有合理的规则才能实现公平。而对整个经济领域来讲,想妥善解决关系不同群体、涉及各方的错综复杂的利益,让竞争更加合理有序,更要靠合理的规则和制度来保障。
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局面下,地产企业尤其是民营地产企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这不光需要政府认真思索如何加大扶持力度,更需要外部一个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来保障。因为只有这样,民营房企才能度过这一次的难关,也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毕竟,每一个撑到现在的民营房企,无一例外是市场竞争中涌现出来的强者。他们身后还集合着上下游大小几十家,乃至上百家的企业,一旦处理不好,可能就会造成倒了一家房企,拖垮百家企业的局面。到那时,就会对地方的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所以,在如今住宅地产不景气的局面下,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引导力度,通过市场手段引导民营房企转型升级,把资金投入到改善国计民生的项目和能够持续发展的项目上去;另一方面,也要力争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不能搞差别待遇,为民营房企的发展人为制造障碍。
在最近的几次座谈会上,民营房企的老总们纷纷诉苦,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对于民营房企的歧视问题。甚至有的民营房企总裁都说出“对地方政府而言,民营房企是龟儿子”的怪话,可见总裁们胸中苦闷异常。
据各位总裁介绍,现在地方政府更关心政绩,对于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照顾得无微不至;对于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也是关怀备至;而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房企,那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且不说,甚至地方还出台很多对民营房企的歧视性政策。小到环境卫生,大到银行贷款,民营房企无一不是这些歧视性政策的受害者。很多出现问题的民营房企,不过是资金链断裂,需要几百万,最多上千万的周转资金就能“咸鱼翻身”,但是却总也得不到。
在现实中,国有企业出问题,地方政府会安排好一切,从管理层的变动到资金和市场,都会安排得非常到位;外资企业和上市公司出问题,地方政府也会出面协调,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但轮到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房企出问题时,地方政府不光不管不问,有时还会推波助澜,第一时间甩掉“包袱”,把民营房企扔在一边,这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也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
2013年民营企业的税收、总收入、利润都已经超过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房企,早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如果只是很短视地看待民营房企的发展,地方政府必然会在日后品尝到自己酿造的苦酒。
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增速下降的问题,现在当务之急不是做什么地方投资计划,而是好好清理地方法规,还市场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让各种所有制的企业能充分竞争。因为市场有自己的规律,只要充分竞争,有实力的企业就能得到长足发展,这其中也并不需要给民营房企额外的照顾。我们相信,一路上从市场竞争的“刀山火海”中杀出来的民营房企,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里一定会“如鱼得水”,健康发展。而一旦解决好民营房企的发展问题,地方政府的经济基本就会得到保证,也就能安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从而在经济增速上做好文章。
从一个更加深入的角度看公平公正,其实这是一个制度问题。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必须依靠一套制度来调整和维系。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与公平正义相联系的。一方面,只有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遵循,才能有效地规范和调整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社会稳定和良性运行。另一方面,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公平正义。制度以其激励、约束、协调等功能,规定着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准则和模式。所有社会成员都应遵守制度,按制度行事,从而才能使社会公平正义有可靠的保障。
可以说,要想保证民营房企得到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根本点还是要形成一套保障公平公正的制度。而这套制度的核心,就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样的话,就离完全建成一个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不远了。
分蛋糕是一件小事,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却能发人深省。希望早日让公平公正的阳光照到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角落,让法制的精神普照大地。我们相信,那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中国梦”,每个企业也都能凭借自身努力而茁壮成长。我们确认,那时的中国经济,必然后劲十足,鹏程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