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1-7月的房地产数据,房地产投资增长仍然下行。但楼市销售开始回暖,销售量不断增长,房价环比上升。房地产企业该如何来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走势,如何判断未来发展呢?
判对走势,认清当前,把握未来
尽管政府希望房地产市场是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但由于房地产是市场经济,有周期性,注定其发展过程有波动。中国的房地产和世界各个国家的房地产一样都有长周期和短周期,把长周期和短周期结合起来分析,对于市场走势的判断就会准确一些。
长周期一般是15年到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从黄金时代进入了白银时代的长周期。1984年到199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1998年出台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使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黄金时代,直至2013年。此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白银时代。到2030年左右,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每年进入城市的人口约为1300万,加上城市居民对住房的改善性需求,决定白银时代的楼市将持续稳定。
但由于过去几年市场供应量过大,呈现阶段性饱和,导致楼市2012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出现一个短周期。在这个短周期中,除了一线城市,我国的楼市基本没有泡沫,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年份出现了分化,2013年是楼市大年,2014年是楼市小年,2015年目前出现止跌回稳的情况,今年下半年楼市将会软着陆并迎来一个新的短周期,2016年将是我国楼市的大年。
白银时代,房地产市场呈现竞争加剧、洗牌加快、利润减薄三个基本特征:我国楼市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竞争在加剧,这是一种好现象;最近几年房地产的洗牌速度也在加快,一些没有的品牌的中小企业被兼并、被合作、被淘汰的情形越来越多;另外,房地产市场的净利润明显在下降,但总体上比制造业的利润要好。
楼市分化是白银时代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这是中国和世界各国都会发生的问题。在中国特别严重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动产的特征。不动产是不可移动的,必然是区域性的市场。第二是中国城镇化的进程。现在处在中小城市往大城市涌入的过程中,大城市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远远好于中小城市,就业的机会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必然导致人口大量导入到大城市,住宅需求量不断膨胀。第三是政策的调控。前几年因为一、二线城市进行限购,导致许多上市公司冲到三、四线城市进行开发,然而三四线城市人口没有一二线增长速度快,导致存量加大。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原有引擎的动力在减退,比如房地产以及制造业,但是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力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所以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此时,房地产业的支柱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今后的15年当中,房地产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一旦房地产出现危机,政府必然进行政策的调整。
未来15年中国的房地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增速放缓,增量减少,存量越来越多。今后产业发展既要注重增量,也要注重存量盘活。政府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稳定增量,激活存量”上,使房地产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做对产品,搞对转型,提质增效
房地产归根到底是生产和开发房子的,是制造业的组装车间,把建筑业,各种家电组装在一个车间里;同时又是服务业的集成工厂,把许多的服务业在社区当中结合起来。房地产业的任务是创造新的居住环境,同时又是创造新产业的载体,商业、文娱、养老,甚至许多工业都是通过房地产这个载体成立起来的。
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变态”,由过去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状态,由过去的压房价到去库存,是开发商的白银时代,老百姓买房的黄金时代。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要转型,要符合市场和政策的要求,把为客户服务融入到当今这个时代当中,做对做好产品,满足刚需、改需,甚至奢需等多层次、多品类的需求。
中国是房地产大国,不是房地产强国。房地产企业应该树立起信心,把中国房地产大国变成强国,一方面要通过精细化的、差异化的、智能化的、绿色化的、服务化的产品打造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另一方面要像苹果公司一样创造需求,让消费者获得惊喜。忽悠消费者是过去黄金时代中很多企业做的事情,在白银时代,在理性成长过程中,房地产企业要把产品放在第一位,否则会被市场淘汰。
房地产企业外延的转型有横向多元化、纵向多元化、跨界多元化,以及国际化等多种方式,真正内涵的转型是做强企业,提质增效:要强化房地产业的本身,以人为核心,满足各种人的需求,以及各种人的不同需求,适应各种产业的发展方向,开发出适销对路的,让客户不断满意的物质产品和消费产品。
专业的事应该是由专业人士来做。在今天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应该做自己最熟悉的、最擅长、最专业的事,从粗放型的经营变成节约型的经营,切实增加拿地力、资本力、产品力、营销力和管控力。“五力”必须齐全,哪一“力”都不能少,如果缺少哪一“力”,就应该增强学习“力”了。
(根据顾云昌教授在北大黄埔“全国房地产企业家闭门会议”上的演讲内容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