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保障房概念股,概念确实独特及新颖,但由于保障性政策性住房低廉的售价,这个行业几乎是微利甚至是无利的。这样的概念如何吸引投资者?北京住总集团(下称“北京住总”)在IPO过程中又将如何向投资者说明公司的赢利模式?
北京住总董事长张贵林表示,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虽然利润率不高,但仍然有利可图,且非常稳定。“根据公司的开发经验,经济适用房的利润率大概在2%~3%,限价房则可以达到8%~10%”。
相对同行来说,这并非一个很高的利润率。张贵林则表示,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险,保障性住房利润低但风险很小。“一来企业不用参与高价拿地,土地成本压力比较小,二来保障性政策性住房的买房人一般由政府指定,企业根本无需顾及销售问题,也不用专门组织销售团队,也节省了销售费用。”
在北京刚刚推出限价房用地时,限价房项目确实是企业的一个“香饽饽”,除了北京住总、金融街集团这些国有企业外,很多外地的大型开发商,包括万科A(000002.SZ)、龙湖地产等均积极参与竞拍和开发。但对外地开发商而言,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并不是一个可以赚钱的买卖。
据了解,龙湖地产在北京开发的大方居限价房项目,销售均价为4800元/平方米,而2007年龙湖地产联合中佰龙置业拿下该项目用地时,楼面地价达2164元/平方米,显然,4800元/平方米的售价对龙湖地产来说几乎没有赢利空间。
而且大方居推向市场时,正值房地产市场调整期,4800元/平方米的售价也一度遇冷。目前该项目的销售已近尾声,龙湖地产坦承,该项目的销售回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充盈了公司现金流,但确实赚不到什么钱。
但北京住总的总会计师周伟告诉CBN记者,“别人赚不到钱,不代表(北京)住总赚不到钱。”由于北京住总具有从设计、开发到施工及物业管理的完整产业链条,在节省开发成本的同时,如果在每个环节上都能有1%的利润,最终的利润也可以达到7%~8%。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CBN记者,实际上保障性住房如果运作得好,实在是一个“面子和里子都做足”的好业务。该人士介绍,由于保障性住房有政策性优势,又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银行在贷款方面给予的支持很大,部分项目甚至可以通过流动性贷款来启动,待项目四证齐全后再将这部分贷款转为开发贷款,对于企业来说,其实际投入的资金已接近于“零”。因此,对于这样的几乎“无本”的买卖来说,无论是2%~3%,还是7%~8%,都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