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位于上海北部、长江的入海口,由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崇明一直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区位。但过去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在东方民意调查中,50%的市民认为崇明毗邻上海市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交通不便”,从而降低了区位的优势。但长江隧桥的开通,解决了这一发展瓶颈,放大了崇明地理区位的优势条件,这对带动房地产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30%的市民亦表示有意投资崇明的房地产。
崇明的发展一直围绕“生态”的主题,因为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空气、水体、土壤质量均为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20%,气候温润宜人,滩涂、湿地、海岸资源丰富100余家。这些不仅为崇明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旅游房地产的发展造就了有利的先天条件。
2008年,崇明接待游客11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3亿元。伴随生态岛的建设、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以及长江隧桥的贯通,崇明的旅游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2009年的长江隧桥开放让崇明迎来前所未有的旅游高峰。据崇明旅游局统计,隧桥开通后仅双休日一天的游客量就能达到82000多人,为近年旅游接待量最高值。经隧桥到崇明观光的游客数可达20余万人次。东滩湿地和西沙湿地周末单日接待游客均为2万余人次,东平森林公园、博物馆和前卫村接待游客均为1万余人次。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预计2010年,崇明就能轻易实现300万人次的年游客流量,甚至更多。市场规模的扩大,必定需要崇明提供大量的接待设施,而旅游房地产的成长方向则完全迎合了崇明当前发展阶段的需求,各类酒店、度假村等传统旅游房产形态将成为崇明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先锋”。
对于崇明旅游房地产业的乐观判断也来自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高消费实力。尤其是伴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日趋成熟,城市中高端消费阶层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住房、汽车、旅游度假以及代表生产性服务业的新业态消费热点持续升温。
崇明三岛的规划落地以及长江隧桥的开通,使得崇明房地产业以及建筑业正步入快速上升的通道。根据易居中国•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的统计,2007年全年崇明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列入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房屋施工面积为7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竣工面积42.6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3%,建筑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
正如生态岛建设为旅游房地产发展带来良好平台一样,大力拓展旅游房地产业也会为崇明岛的建设带来良性效应,为其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房地产本身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十分明显,它有利于聚拢大量资金,刺激消费,是崇明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而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中注入旅游元素,一方面能够丰富崇明旅游接待设施的层次,从而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旅游收入;另一方面旅游也能有效提升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及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拉动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
从崇明房地产市场历年来的供求关系来看,2004-2007年以来崇明的商品房住宅供求关系相对平衡,2004年和2007年推案量较大,2004年商品房供求比仅为1:0.6,市场表现可谓一般。而进入2007年,该区域商品房住宅供应量变为51377m2,成交量则为90044m2,供求比达到了1:1.75,市场行情看好。可以说,仅2007年一年,崇明就把过去的一定商品住宅存量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去化,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而商品房成交价格方面,也出现了一路飘红。从1992年到1995年间,崇明的房价大约在800元/平方米左右;1996年-2000年,房价大约在1200-1500元/平方米左右;从2002年开始,崇明房价开始随着市区房价快速上升,到了2007年12月,成交均价达到了8275元/平方米,房价大有与中心城区接轨之势。
通过发展旅游房地产,崇明在酒店、度假房产、景观房产与写字楼、投资类第一、第二居所等房产业态方面将有望形成规模效应,其接待设施的档次将有所提升,整个岛屿的环境、景观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此外,旅游房地产对基础设施的巨大依赖性,也决定了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将必定带动其他基建的发展,如电网、水网、污水处理系统、医疗保障系统等等。尤其是在崇明生态岛的大框架下,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和谐的主题,这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必须立足在较高的起点之上进行建设,从而自然形成崇明生态旅游岛的优良硬件设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