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地产新闻
 

房管局:珠江流溪河周边划线禁止开发


  ●广州国土房管局通报土地总规划,“三旧改造”达370平方公里

  ●土地规划草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广州首设“禁止建设区”

  未来,广州市将设禁止建设区,包括珠江、流溪河、增江等周边都会划定保护线,禁止进行开发建设。昨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在其网站(www.laho.gov.cn)公布《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草案》(简称《土地规划》),公开征求市民意见。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黄文波表示,广州各区上报的“三旧改造”总面积为370平方公里,如果这些土地能利用好,将为广州增加不少有效的建设用地。

  七大亮点

  《土地规划》与此前广州执行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简称旧规划)相比,有着包括首设“禁止建设区”在内的七大亮点。

  1.生态用地禁止各项建设

  据悉,广州旧规划的土地利用分区是按市区、近郊区、远郊区进行分类的。新的《土地规划》首次将广州市域划分为允许建设区(1404平方公里)、有条件建设区(280平方公里)、限制建设区(4510平方公里)和禁止建设区(1093平方公里)四类管制区,根据各类区域具体情况,对其建设进行限制,更利于保护土地。

  其首次设定了禁止建设区,这一区域内的土地用途为生态和环境保护用地,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对市域内珠江、流溪河、增江、湖泊水库等水体划定保护“蓝线”及周边控制“绿线”。严禁侵占规划控制的“蓝线”和“绿线”进行开发建设。

  2.优先落实南拓东进战略

  在建设用地分配上,广州不同地区也有不同侧重。《土地规划》明确,优先落实“南拓”、“东进”空间发展战略,这意味着广州南部和东部的建设用地将会优先落实。

  对于北部,则是满足“北优”战略发展需要,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强化居住用地、旅游休闲用地和山坡地利用的有效结合。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黄文波表示,这主要是把山坡地和旅游用地结合开发,如帽峰山属于自然生态林地,在其周边有的符合开发的用地则可建旅游业,两者结合实行集约节约用地。

  对于广州中部和西部,则落实“中调”和“西联”,积极推进“三旧”改造,提升旧城功能,引导建设用地有序增长。

  3.三旧改造首次纳入规划

  据悉,备受关注的“三旧改造”也被纳入《土地规划》中。其土地利用战略提出了优化战略,通过城区提升改造,新区理性引导,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与结构,实现旧城功能提升,新城紧凑发展。其中的城区提升改造就是指在“中调”和“西联”战略指导下,通过建设用地二次利用,改造旧城区、旧厂房、城中村,逐步引导城区产业升级和用地结构调整,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现代服务业配套设施,实现城区土地效益的优化。

  黄文波解释称,每个城市都有建设用地的控制量,不能随意增加,所以更应该利用好存量的建设用地。《土地规划》中强调盘活存量土地,“三旧改造”就是重要的一块,要把厂房等低效用地重新盘活,增加广州的存量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

  另外,新区理性引导是指在“南拓、北优、东进”战略指导下,有序引导新区紧凑发展,优化用地结构,提高民生用地比例,促进形成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

  4.闲置地建蓝天绿地工程

  广州市中心有不少小面积的闲置地,难以开发利用,《土地规划》明确可以采取抽疏建设、建绿复绿的做法,把其做“蓝天、绿地”工程。另外,房管局还将采取限期开发、调整项目、建绿复垦、土地回收、重新供应等多种途径优先盘活闲置土地,收回的土地也将纳入政府储备用地中。

  5.保证重要设施在中心镇

  未来,广州也将强调中心镇的建设,《土地规划》明确,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编制中心镇总体规划,重点保证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在中心镇的布局,引导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向中心镇集聚。实现“今日中心镇、明日卫星城”的规划。

  6.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为了进一步有效利用土地,《土地规划》也首次提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也要考虑多功能化。其明确对大型绿地、大型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倡导集成人防、娱乐、绿化、社会活动等功能;而轨道交通主要站点和换乘枢纽建设,也要做好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并积极推进地下市政场站设施建设。

  7.农民种粮食将补偿奖励

  据悉,《土地规划》明确将鼓励支持农用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完善激励配套政策,为农用地规模经营提供保障。黄文波表示,即将出台的《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农民种地,“谁种粮食谁就有奖励,所以我们的村民不要老是想着‘种房子’,而应该要种粮食”。

  广州新增用地仅够三年使用

  ●过去10年平均每年使用49平方公里

  ●目前仅剩148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

  记者从《土地规划》中获悉,至2010年广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在1772平方公里。但目前,广州仅剩余148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可开发。按照过去10年平均每年使用49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速度,148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仅够广州三年使用,节约土地利用迫在眉睫。

  据了解,近几年广州建设用地使用量较大,2005年广州建设用地量已经达到1495平方公里,而2005年-2008年期间,广州一口气使用了129平方公里的新增建设用地。据悉,去年广州市供应的建设用地18.81平方公里,其中10平方公里左右是新增建设用地,其余为存量用地。其中住宅用地5.30平方公里,包括亚运城的项目等用地2.23平方公里,产业用地(空旷、仓库)2.63平方公里,公用设施、公众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计用地是7.87平方公里,特殊用地0.38平方公里。

  从规划图也可以看到,广州新增建设用地大多在城区外围位置。荔湾、越秀和海珠三个区基本没有新增建设用地,而南沙的新增建设用地还较多。

  相关新闻

  水库周边严禁开发房产项目

  记者在规划图中看到,白云山、帽峰山、九龙潭水库、流溪河水库等旁都有禁止建设区,这就意味着这些河流水库周边将严禁开发房地产项目。对于允许建设区则强调对现状建设用地的挖掘,落实“中调”和“西联”战略,而新增建设用地则要空置,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

来源:新快报      时间:2010/4/2 9: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