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认为,当前调控楼市最有效的政策就是信贷调整和持有环节征税,一旦政策落实,楼市就会进入转折期。
■ 观点
中经联秘书长陈云峰表示,当前楼市的种种迹象表明:下一步的政策调控中,土地市场似乎必须改革,这无疑会带动中国房地产土地市场,步入有限市场化时代,土地市场交易不再价高者得,招标和设定条件拍卖将成主流。
对于招拍挂的改革,房地产行业内最大的担心,就是门槛设定的不透明所导致的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只要在制度设计上,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一切改革都会得到认同。这起码给了老百姓一个交代:土地财政不是政府的初衷。
两会期间,国土部严令各地: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中小套型商品房的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量的70%,70%计划不出就不审批商品房计划,给了保障性住房绝对优先权,这个比例比以前的50%大大提高;70%土地将和商品房开发商无关,而有关的30%还要设置某些条件、门槛来使完全市场化的行为,成为半市场化的行为,有钱也会拿不到地,这就是今后的土地市场。
这无疑会加速房地产行业的整合,二八定律将真正出现,土地制度的调整,一定会引发行业大变革,有限市场化土地政策将淘汰80%的开发商,实现真正洗牌。
实际上,中国城市化背景下,任何措施都解决不了供求矛盾紧张这个根本矛盾,这些措施,被理解为门槛也好,束缚也罢,都应该理解为对“招、拍、挂”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或修正。土地价格尽管一时可以被按捺,但从中长期角度,房价的上涨态势并不会从供应制度上得到根本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