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继10月住宅用地“零成交”后迎来11月首个住宅用地交易,不过昨日在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无现场竞价的环节,一块地低价成交,另一块地流拍。
同时,挂牌文件中首次提及“在挂牌竞价截止前,最高报价已达到本项目合理地价上限价格,且至竞价截止时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买人要求竞买的;或在现场竞价中最高报价达到上限价格的,则由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对挂牌出让宗地组织现场投报配建租赁房面积活动。”
这表明,由政府部门设定价格上限,如果有多个开发商都达到了上限,就不再“价高者得”,而是谁配建的租赁房面积多,谁就拿地。
同时,为避免开发商不理性报价,在这两块地的挂牌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不允许竞买人自主报价,该地块的竞价阶梯是150万元,即后一次报价在前一次报价的基础上仅允许增加一个竞价阶梯。”
上述两地块之一的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镇区改造一期A地块北区)居住项目被北京昊远隆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经过3次竞价以5.6亿元获得。该地块土地建筑面积为16.2422万平方米,折合楼面价为每平米3447.8元。
而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镇区改造一期A地块南区)居住及商业金融项目用地流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