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官方网站 登录 | 注册

地产投融界

最新推荐
中国房地产总裁网 >> 网站首页 >> 学员风采
 

姚一:“丈量”中国房屋质量


谈中国房屋质量
 

不论是政府内部的腐败,还是施工方的偷工减料,或是开发商的极端逐利行为,质量问题的存在追根溯源就是利益驱动下的贪心

文/北京瑞达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一

近几年国内的大情小灾不断,在国家救援能力面临严峻考验的同时,更多的关注也集中在了建筑质量方面。从汶川地震中倒塌的学校房屋,到云南地震中坍塌的民宅,让我们禁不住想问: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在面临自然灾害的时候就那么的脆弱么?我们的住房,孩童们的学校在地震面前就那么不堪一击么?在高楼大厦崛地而起的今天,各种“楼脆脆”、“楼歪歪”屡见不鲜,房屋的质量问题是时候引起开发商、施工方和政府的重视了。

  对于统计数据我一向持有怀疑的态度,住建部组织的房屋质量检查报告中说到的96.1%的达标率我不知道是以什么为达标标准的。但是单纯地从这个数字来说,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说是有一千万套房屋的样本,那么就说明还有40万套的房屋是不达标准的,也就是至少还有40万个家庭住在未达标的房屋中,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对于人命关天的事情,这样的达标率未免也太低了。若是告知购房者,住在这个房子里有4%的可能性会威胁生命,我相信没有人敢买这样的房子了。在房屋质量上,达标应该是每一个工程的验收标准,如果监管得当,审查严格,就不应该会出现4%的漏洞。

  中国的建筑寿命平均只有25年到30年,每年用于投入新建筑的各方面资金量也非常庞大,但是建筑寿命却要比国外的建筑寿命少则短上几十年,多则短了上百年。而在欧洲等国家,随处可见的百年建筑不仅仅衬托出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较长建筑寿命周期是一国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重复建筑不仅劳民伤财,污染环境,同时还破坏了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我国建筑整体短寿的主要原因就是质量问题,当然还有一些是由于城市规划变化引起的。而质量问题的存在追根溯源就是利益驱动下的贪心。不论是政府内部的腐败,还是施工方的偷工减料,或是开发商的极端逐利行为,无疑都是产生质量问题的罪魁祸首。

对于政府大力发展保障房的建设,在这个人口高速增长但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的当下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必须的,但是保障房并不能被理解成“脆皮房”,也不应该被理所应当地被认为是质量差的工程;相反,因为保障房是政府项目,并且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才更应该注重施工质量。政府的财政预算有限,如果保障房的寿命只有20-30年,那么每隔30年政府就要有一次如此大笔的财政支出,而保障房里的住户也要被迫迁居,更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不利于民生的发展。同时令人们担忧的是,开发商和施工方都是在政府规定的施工标准下生产建筑的,如果连政府提供的保障房都有质量问题,那么购房者还能去相信谁呢?但是由于保障房工程量大,工期相对紧张,保证生产质量就变得异常困难,所以这就更需要有层层的质量把关,杜绝一切有可能影响建筑质量的腐败问题,真正做到责任制,把“保障”进行到底。

 对于一个建筑,从设计到最后施工完成、监理及审查,设计师,开发商,施工方和政府都应该各司其职,在做好各自那部分工作的同时,也应当参与建筑的整体进程,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比如在使用后发生质量问题的时候,不仅仅追究开发商的责任,设计师、施工方还有政府审核部门的责任都要追究,避免推卸和逃避责任。事实上,在很多发达国家,设计师对于建筑的责任远远大于提供设计,而是作为核心贯穿始终。他们会与委托方一起选择施工方、监理方,直到施工的完成、审核,所以如果建筑出现问题,设计师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国内的设计师过多地被甲方所束缚, 设计出来的作品大部分不由自己去选择建筑材料, 材料的选择大都受甲方和总包方的逐利思维所控制,往往出现最终成品和设计师的最初设计理念大相径庭, 也导致中国建筑千篇一律且质量不达标。中国现在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行业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房地产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盖楼不比别的,涉及到了人民生命安全的产业,就不能为了逐利而违背道德,老百姓买你的楼,那张合同就好像是生死文书,人家都把命交给你了,咱们就不能做不负责任的事。

  城市建设是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而建筑却又是城市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方面,民安乐,则国富强;人民群众最最关切的问题就是住房,因而房屋质量无疑就会成为衡量民生的一个指标。让所有的国民都住上安心房是一个国家应给予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来源:《中国地产总裁》杂志      时间:2011/7/12 16: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