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融资 破解“缺金”
——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
从投资方角度来说,现在有很多投资者已经不追求冒险和暴富了,他们更加求稳和安全。PE股权融资这种方式是较好的、又稳又安全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要么获得投资回报,要么持有股权。但问题是能否找到一个很好的专业投资管理人,而且PE是小众投资,进入门槛很高,一般投资者很难参与。
文/本刊记者 春华
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资本密集型的地产行业从银行取得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房地产将如何实现金融创新,地产融资多元化如何体现,而在融资难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之下,PE具备了什么样的特点和优势?为此,记者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她明确表示:“在日益收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房地产企业发展已经面临资金压力,能不能有强大的融资能力,能不能筹到更多钱,已经成为考核房地产竞争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房地产融资关乎转型
《中国地产总裁》:最近多城市收紧二手房贷,各地房贷利率优惠也已基本取消,存量房市场的压力也陡升,房地产企业需要资金支持,却面临各种困难,您认为“缺金”与哪些方面息息相关?
秦虹: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对房地产供给继续产生影响。2010年住宅用地供应大幅度增加,而这些土地供应量在2011-2012年将变成住宅房屋供应,还需要资金的支持。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2011年上半年很多选择依靠信托渠道融资,但是房地产信托因为涉及面广,一直受到比较多的监管,尽管今年上半年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余额为6051.91亿元,比去年有较大增长,但规模的进一步持续扩大也有难度。房地产行业资金内外交困,由此带来的房地产开发的持续性,值得关注。
房地产融资问题关乎住房的有效供给,而不是简单地给开发企业输送资金,它关系到企业转型、升级等各个方面,也关系到如何引导购房的实物性投资转向开发的证券化投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必须靠土地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的改革,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的、长远的制度框架,金融创新方面也需要在政策方面积极探索和做有效的储备,这是大势所趋。
融资多元化考验房企
《中国地产总裁》:多元化融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您如何看待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
秦虹: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过去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高度集中在银行或购房者一边,而多元化融资,特别是房地产企业能够从市场上直接融资,如上市、信托、基金、债券等,可以让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避免过度集中在银行的房地产风险。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总体来说非常复杂,一方面企业的分化非常明显,正在寻求转型。另一方面市场上的闲资和游资也很充裕,仍有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看好,对投资房地产有需求。如果我们能把这部分投资需求引导到开发端,就可以减少需求端的投资压力,有利于调整供求关系,也有利于控制房价。所以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并不等于支持高房价,相反却有利于增加供应,缓解供求关系。
《中国地产总裁》:您认为防范房地产风险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房地产融资多元化如何实现风险最小化?
秦虹:总的来讲,关于防范房地产风险的问题,一方面,银行要做好贷款风险的自我管理,认真进行风险评估,把好风险控制关。而不是简单的限制投资,或者紧缩贷款。另一方面,就是分散风险,如住房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就可以分散银行贷款风险。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房地产直接融资或融资多元化,其实还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宽松信贷环境的改变,如果企业很容易获得低利率的银行贷款,恐怕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到市场上去发债、找信托或找PE; 二是持有型物业占有一定比例,如果都是开发建完了就卖的产品,只需要短期资金周转,股权类的直接融资也很难有市场。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房地产的直接融资金融产品也不例外,所以,适当地提高投资者的进入门槛,建立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就很重要,并不是所有的房地产金融产品都适合大众者参与。关键看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总之,收益和风险总是对衬的,不存在天上掉陷饼的事情。
房企应更多考虑股权融资
《中国地产总裁》: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收紧背景下,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已是箭在弦上,您认为什么样的投资方式会更合适现在的状况?
秦虹:货币信贷政策正在从2009年过度宽松逐步收紧,开发商几乎拿不到开发贷款,现在有的地方,即使房子卖出去个贷也无法及时收到回款,造成开发商资金链非常紧张。同时,房地产调控对市场影响越来越大,限购从35个重点城市正逐渐波及到更多的城市,许多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出现了明显下滑。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开发企业势必要考虑两个转变,一是从过去习惯于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转向市场的直接融资,二是从过去习惯于短期的债权融资转向股权融资,与投资者一起分享投资的收益,也一起分担风险。
《中国地产总裁》:当前房地产市场有些什么变化?企业应该如何做?
秦虹: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四个变化。首先是过度膨胀的住房需求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限购政策和房产税试点方案的作用下,过度的投资性需求受到抑制。同时,过度恐慌性需求得到缓解,市场预期已经发生变化,过度超前性需求得到控制。
第二是过度宽松的信贷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信贷总体规模受到限制,资金的使用成本也在提高。
第三是过度快速上涨的房价正在发生变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与当前管理好通胀预期大局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减缓由于家庭财富两极分化所引发的社会积怨,因此,政府控制投资性需求的政策将会长期化。
第四是过度低风险的盈利机会正在发生变化,依靠房价、地价快速上涨的盈利模式正在改变,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加剧。
对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考虑转型和创新,不能再象过去那样更多地开发针对投资性需求的产品。应以“住”为核心,最大化提高住宅的使用附加价值,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也应积极创新企业管理模式,选择任何一种有利于提高资金周转效率的企业发展模式。企业需要的是转变自己,适应变化,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希望环境适应自己。
直接融资渐成趋势
《中国地产总裁》:您认为开发企业现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路,才能更好地迎接“资金链”挑战?
秦虹:关键是我们对货币政策的走向如何判断?我认为,大规模的资金增发期已过,提高利率和收紧货币恐怕不是短期政策。在目前的情况下,资金考验着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金融融资创新需要破题,从实践来看开发企业正在寻找各种方式融资,尤其是开始直接融资,包括信托、PE、委托贷款等各种债权和股权的形式,开发企业逐渐重视直接融资对解决自身资金难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以前,开发企业是非常不愿意股权融资的,不愿意把红利让给投资者,他们更愿意债权融资,如银行贷款,因为这样成本比较低,赚钱多。现在情况变了,央企还能拿到便宜的钱,大部分企业怎么办?小企业要活下去怎么办?开发企业必须要转变思路,要让投资者分享收益,把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企业。把股权吸引到房地产融资中,这是一种转变,将会推动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型,推动一批专业化的房地产投资公司出现,开发企业要实现连续生产,必须认识到多元化融资的重要性。
《中国地产总裁》:目前房地产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很大,但前景并不明朗,您认为房地产重视直接融资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开发企业资金紧张会发生的最直接的情况是什么?
秦虹:房地产直接融资并不等于维持高房价。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创新已渐成趋势。首先,更多资金进入开发环节可以解决民间资金的投资出口问题;其次,可以减少泡沫,如果继续过去那种开发商和购房者都依赖于银行贷款,供需双方都利用了杠杆放大了投资能力,就容易产生泡沫;再者,可以平衡好投资与供给,把这种投资于需求的资金转化为投资于供给的资金,增加供应,这才是稳定房价的重要措施。现在开发企业资金紧张,很可能导致购置土地面积增速下降、新开工面积增速下降、施工面积增速下降,这对后期的房屋供应造成影响。因为住房建设的周期性因素,面对可以短时间集聚的需求,房地产的供应总是滞后的。
《中国地产总裁》:房地产私募基金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未来可能成为房地产企业资金的核心来源,您如何理解?
秦虹:从投资方角度来说,现在有很多已经有相当积累的投资者已经不再追求冒险和暴富了,他们更加求稳和安全。PE股权融资这种方式是较好的、又稳又安全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要么获得投资回报,要么持有股权。但问题是能否找到一个很好的专业投资管理人,而且PE是小众投资,进入门槛很高,一般投资者很难参与。 |